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深圳商务调查咨询有限公司

联系人:

电话:18520644544

微信:18520644544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2019年全国离婚率高达4353%而率先提出离婚的70%是妻子

更新时间:2024-06-26

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离婚率高达43.53%,最高省份达70.56%。

  2020年离婚率更是暴增,整体来讲近几年的离婚数据是逐年递增的,早在2017年某婚恋机构的调查报告中还得出过一组数据:

  这组数据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7年中国离婚案数据匹配:超过七成的离婚官司是女方主动提出的,与76.7%的女性想要离婚数据高度吻合。

  大量的女性离婚数据让女权呼吁”“结婚就是遭罪”“不结婚一个人活得更好”“男人让你婚后更加痛苦”虽说离婚因素中男性“过错”导致的不占少数。

  但女性自身 的观念其实也有影响,不结婚某种程度是在逃避现实,家庭性别分工意识不明确永远是离婚的罪魁祸首,然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其实是由男女共同创造的,性别分工意识失衡势必会导致一方“出局”。我国离婚率猛增的背后,是传统性别分工下对女人的极度剥削。

  如今越来越倡导男女平等观点,流行性观念中“女性撑起半边天”的意识影响也越来越深,但可惜的是这并没有纳入家庭性别分工意识的范畴。

  社会性别意识的发展不一定和“开放”和“进步”挂钩,因为在家庭这个“小社会”中女性付出的努力依旧比男性比男性多得多。

  《三十而已》里面的顾佳在社会和职场上就是一个典型的貌美经济独立女性,而回家改头一变就成了低眉顺目,将侍奉丈夫、照顾家庭、孝敬公婆看得比自己重要的传统“贤惠”女性。

  在外拼事业能力比丈夫强,在家投入的全部精力也不低于丈夫,最后却换来丈夫的渐行渐远和出轨。

  随着开放意识的加强,女性可以有资格对丈夫提出平等要求,但事实是自身却要以更高的标准作为对等条件,比如女性如果要求男性忠于家庭,那么女性自身要更加忠诚;如果要求丈夫做家务,自己首先得做得更多,这就决定了在家庭性别分工意识里面,男女依旧是不对等的,女性潜意识里依旧认为自己属于从属地位。

  从属地位最后还是要归结于女性地位不够,在家庭性别分工中,女性的利益和奉献是最容易被忽视和牺牲的。

  尤其是母亲”照顾者“角色的带入,而照顾者显然是以他人利益为重的,颇具有牺牲精神:

  一切为孩子、丈夫、公公、婆婆的利益为主,并兼有执行者的身份,无论是在外工作的执行,还是承受额外的家务劳动等,而丈夫充当更多的执行者角色,并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,即使妻子充当决策者,仍主要围绕孩子丈夫为主,女性牺牲自己的青春、理想、时间、精力等,最后却是无法精确描述的“数字成本”。

  相比于男性的工资“数字”而言,女性容易理亏而遭到漠视甚至是践踏,即使受到了赞扬,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。

  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精疲力竭也让女性生育率下降,不婚主义者,丁克越来越多,所以女性主动离婚率高于男性也是必然的。

  张李玺教授曾经提到过:当今婚姻中最明显的两性冲突主要来自于两性期望的错位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。

  一方面,女性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,经济独立的女性有了更多社会资源,家庭地位提高,对男性要求更高,比如,如果女性收入高于男性,女性也可以倡导男性在家带孩子,然而男性传统的性别观念依旧根深蒂固,无法满足女方的角色期望,并视之为笑话,要求女性“必须回家”。

  女性自身一边想要追求家庭平等,一边自身又矛盾重重,这就出现了以上情况:自身却要以更高的标准作为对等条件,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加重了女性的负担。

  另一方面,男性自身角色不变,很难适应女性角色的改变,在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传统意识下,男性无比焦虑,依然习惯于女性听话顺从的关系,不愿意也很难理解女性角色的改变。

  双方权利意识都在不断增长,然而矛盾却无法解决,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不得不更遵从传统的性别分工和角色,来维护家庭的和谐。

  性别意识的开放,非但没有减轻女性的焦虑和压力,反而让夫妻矛盾更加严重,这是家庭婚姻关系中最需要探讨的地方,只有减轻女性成长的顾虑,以及男性角色调整的焦虑,女性离婚的概率才能逐渐减少。

  女性社会性别意识实际上可以从教育中窥见一斑,尽管女性思想日渐开放,但据统计,当今女大学生对传统的女性角色的接受度与认同度依然较高。

  比如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,“女比男强,好景不长”的婚姻观让女性大为赞同,超过大半的女生认为“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当领导”女性主体意识在当代女大学生中依然薄弱。

  这也意味着她们出身社会后依旧容易出现性别自卑,并带入到家庭性别分工意识中,即使自身能力足够强也不例外。

 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认为,儿童会从社会环境中学习,将社会性别规范内化,长大根深蒂固地植入内心,例如,我们经常认为女性理科不如男性,那么儿童就会内化这种规范。社会性别意识是否得从娃娃抓起,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
  总而言之,高达百分之70的女性离婚率值得人们对家庭性别分工意识重新作出探讨,只有男女双方共同努力,中国家庭的婚姻才能越来越幸福。

上一篇:婚姻家庭关系调研报告

下一篇:五招智斗小三-百度经验

深圳侦探调查网站技术支持:wan190547377 非商用版本   

深圳侦探调查网站技术支持:wan190547377

复制成功
微信号: 1852064454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我知道了!
18520644544
微信号: 18520644544 添加微信